关于《庆阳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一揽子工作方案》的政策解读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为加强全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聚焦解决突出短板问题,构建全市“一盘棋”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庆阳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一揽子工作方案》。
一、起草背景
我市自然灾害易发频发,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积累和新增的安全隐患风险大量存在,极端天气灾害多发,防灾减灾基础薄弱,同时随着能源大开发、产业大发展、城市大建设,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处于打基础、攻难关、上水平的关键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些具体问题亟待解决。
二、起草依据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庆阳市“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庆阳市市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为依据,制定本工作方案。
三、主要内容
《工作方案》共三部分内容。
(一)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立“全灾种、大应急”框架,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精准布局、精细管理,整合资源、协同联动,打造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形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安全需求相匹配的应急救援能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坚持供给政策、强化保障。到2025年,全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突出短板基本补齐,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应急力量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应急准备、综合防范、快速反应、社会参与、灾害应对、科技支撑等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整体效能持续提高。
(二)重点任务。共包括4方面内容。
1.统筹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加快构建“全灾种、大应急”救援体系。一是加强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二是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三是加强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四是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五是加强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六是加强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建设;七是加强军地协调联动。
2.全面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持续提升专业抢险救援能力。一是强化政府统一管理职责;二是加强部门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三是落实应急救援队伍主体责任。
3.切实加强应急救援队伍指挥调度,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灾害事故。一是完善分级调度机制;二是健全快速响应和现场指挥机制;三是落实应急救援补偿机制。
4.着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夯实灾害事故处置基础。一是健全应急救援综合指挥系统;二是加强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三是加强工业园区消防救援队伍装备建设;四是加强其他领域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政策统筹运用、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认真研究解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及时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为应急救援力量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保障基础投入。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将应急救援队伍基础建设、装备建设、物资保障和管理工作等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和本部门预算,按照装备、物资标准进行配套,确保应急救援队伍正常运转。
三是强化救援保障。依法落实应急救援车辆执行应急救援任务通行政策,做好相关车辆通行服务保障工作。灾害事故事发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
四是落实政策待遇。各级各部门要细化扶持措施,积极为全市应急救援队伍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五是完善奖惩制度。建立健全奖优罚劣机制,对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日常工作中不认真履职,不服从指挥,未采取措施导致突发事件影响扩大的,予以严肃处理。
四、主要特点
一是解决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
二是解决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置欠账较大的问题;
三是解决企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标准不一的问题;
四是解决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力量薄弱的问题;
五是解决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水平较低的问题。
相关文件: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庆阳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一揽子工作方案的通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