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中央转移支付执行情况自评报告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庆阳市应急管理局
2019年度中央转移支付执行情况自评报告
省应急厅:
按照省应急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甘应急规财〔2020〕32号)文件要求,现就我市2019年度中央转移支付执行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2019年度自然灾害情况
2019年,我市主要遭受风雹、洪涝和低温冷冻灾害,共造成8县(区)、103个乡镇、998个村、67204户、301916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伤病人口2人,紧急转移安置2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7350.02公顷,成灾面积19672.3公顷,绝收面积894.89公顷,毁坏耕地面积48.83公顷;因灾倒塌房屋(窑洞)112户261间(孔),损坏房屋(窑洞)2557户5000间(孔);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455.8万元,其中农业损失24639.06万元、工矿企业损失185.18万元、基础设施损失5237.64万元、公益设施损失25.00万元、家庭财产损失2368.92万元。具体灾情:1、洪涝:造成全市8个县(区)98个乡镇30864户138399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伤病2人,紧急转移安置29人。因灾倒塌房屋(窑洞)109户253间(孔),严重损坏房屋(窑洞)2518户4918间(孔);农作物受灾面积11962.78公顷,成灾面积6526.28公顷,绝收面积676.69公顷。毁坏耕地面积48.83公顷;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922.9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2405.04万元,工矿业损失161.58万元,基础设施损失5108.04万元,家庭财产损失2223.24万元,公益设施损失25.00万元。2、风雹:造成全市5个县(区)33个乡镇12175户54776人。倒塌房屋(窑洞)3户8间(孔),损坏房屋(窑洞)39户82间(孔);农作物受灾面积7244.14公顷,成灾面积6347.85公顷,绝收面积45.73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44.28万元,农业损失6945.4万元,基础设施损失129.60万元,工矿企业损失23.60万元,家庭财产损失145.68万元。3、低温冷冻:造成华池、宁县、镇原39个乡镇24165户108741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8143.1公顷,成灾面积6798.07公顷,绝收面积172.47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88.52万元,其中农业损失5288.52万元。
(二)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分解下达到位情况
2019年国家、省级共下拨我市各类防灾减灾救灾资金4391万元,其中:
1、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洪涝):《甘肃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9年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的通知》(甘财建〔2019〕130号)下达我市450万元救灾资金,其中:市直100万元、环县100万元、正宁100万元、合水100万元、镇原50万元,主要用于抗洪抢险、应急度汛、抢险物资及设备购置等工作。
2、冬春生活困难救助补助资金:2019年12月24日,《甘肃省财政厅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关于下达2019-2020年度冬春生活困难救助补助资金的通知》(甘财建【2019】210号)共下拨我市2019-2020年冬春期间因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3391万元(其中西峰区286万元、庆城县315万元、环县472万元、华池县147万元、合水县152万元、正宁县360万元、宁县395万元、镇原县1264万元),截至2020年1月21日已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到人,累计救助52942户197691人。
3、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地质灾害):《甘肃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9年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的通知》(甘财建【2019】182号)拨付我市自然灾害救灾资金550万元(其中市级200万元、庆城县150万元、正宁县100万元、华池县100万元),已申请结转2020年使用。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2019年度中央转移各类防灾减灾救灾资金绩效自评金额共计4391万元,涉及3大类项目资金,预期覆盖率为100%。
一是高度重视,安排及时到位。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资金用途和要求,印发相关资金使用文件、解读政策规范,对直接下达县区的资金,及时商市财政局并督促县区应急局联系同级财政部门拨付资金,指导县区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程序要求,制定计划,明确用途和时限,确保各项资金按期落实见效,不出问题。据统计,各县区10月份资金基本拨付到位,11月份陆续开始实施,至12月底基本完成了冬春困难生活救助、应急维修和设备购置、物资采购等各项任务。
二是依法依规,资金使用规范。按照国家、省、市《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及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7〕91号)《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甘财建〔2019〕130号)要求,坚持专款专用、突出重点的原则,资金拨付及时、使用规范,确保了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顺利有效开展。2019年度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洪涝)下达我市45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438.20万元,完成了庆阳市综合应急平台与市气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林草局、市水务局、庆阳森林消防大队、西峰森林消防大队、市应急局视频会商室7个部门(点位)视频会商联通,购置7套及相关设备并安装调试,实现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信息共享、会商决策、指挥调度功能;购置防水防爆对讲机22部、摄照相一体机2台、应急指挥帐篷2顶及台式工作电脑19台,提升应急抢险现场的指挥调度、通讯联络和信息处置条件。县级完成防汛等物资采购51类、应急设备采购84台(套)、应急抢险维修6项、监测预警或视频指挥系统升级改造项目21项,合水县部分项目正在实施中。
三是突出重点,救助精准到位。我市对冬春生活困难救助资金采取县区自评和市局考评的方式,对资金拨付使用、救助对象、救助程序、救助标准及档案资料管理进行了认真详细评估,各县区都能按照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根据本县区资金数量,受灾困难人员的家庭基本情况、自救能力及口粮、饮水、衣被、取暖等方面的困难,确定救助标准和救助人数,对纳入救助对象的群众家庭基本生活在需救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核查、再评估,我市8县区冬春生活救助资金均由乡镇调查摸底,确定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上报救助台账,县级统一审核审批后,由县级财政账户通过“一折统”直接拨付到户,减少了拨付流通环节,杜绝了资金截用、挪用想象发生,确保了资金安全运行。在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的确定上,严格执行“户报、村评、乡核、县批”和“两公示”的程序,救灾资金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分类救助”的原则和“资金来源、发放原则、补助对象、救助标准”四公开,做到了“手续完备、账款相符、专账管理、专人负责”四要求。各县区、各乡镇在资金发放过程中,建立了相关配套账、表、册、卡,制作了公开栏,坚持做到政策公开、标准公开、对象公开、数量公开,自觉接收社会公众的监督,克服了资金发放中优亲厚友不廉洁现象。针对救助对象,以户为单位登记造册,建立《冬春因灾生活困难政府救助人口台帐》,确定了救助标准和救助时限,保证有限的资金用在最困难的灾民身上。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2019年度下达我市中央转移各类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共计4391万元,其中: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洪涝)450万元,市直及各县区资金均按时拨付到位;2019-2020年冬春困难生活救助资金3391万元,各县区资金均按时拨付到位;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地质灾害)550万元,用于全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装备购置或风险评估及地质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等,由于该项资金到位后受疫情影响,已向财政部门申请结转2020年使用。
(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洪涝)450万元,经合并统计,全市完成各类防汛物资采购51类、应急设备采购84台(套),完成应急维修工程6项(处),完成水旱监测预警设施或应急视频指挥系统升级改造项目21项。具体为:市直由市应急局实施,完成庆阳市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与市气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林草局、市水务局、庆阳森林消防大队、西峰森林消防大队及市应急局视频会商室7个部门(点位)的视频会商联通,共购置视频会商设备7套并安装调试,为全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信息共享、会商决策、指挥调度功能;购置防水防爆对讲机22部、摄照相一体机2台、应急指挥帐篷2顶及台式工作电脑19台,提升应急抢险现场指挥调度、通讯联络和日常应急处置工作能力。环县共购置防汛抢险暨消防救援专用救生衣、雨衣、强光手电、雨靴、手抬机动泵、多功能铲佩、戴式防爆照明灯、水深探测器、隔离警示带、手持扩音器、消防全身式安全吊带、伸缩式救援杆、发电机、照明灯组、水域救援头盔、救生圈、急救包、无齿锯及锯片、静力绳300m、抢险救援和灭火救援手套、消防用红外热成像仪、多功能水枪、移动消防炮、电动破拆工具组、三分水器、二分水器等物资设备760台(套)。镇原县购置应急抢险设备相机3台,望远镜4台,照明灯塔1台;添置应急抢险照明工具46顶(只),各类防护服120套,警戒标志30个,救生应急包100件,防毒面具10只。合水县完成应急维修项目及物资采购的大部分任务:一是由县水务局实施合水县山洪灾害预警平台提升项目,购置服务器1台及其操作系统,应用计算机2台,UPS蓄电池1套,进行山洪监测预警平台功能完善和应用功能升级拓展;二是由县消防队采购消防手动机动泵5台,排污泵2台,救生抛投器2台,机动充气式冲锋舟1个,水雨救援防护服5套,提升防汛应急救援能力;三是由县自然资源局实施鸿馨丽园南侧坡面水毁、西华池镇黎家庄子地灾水毁和固城镇高台村尖底组山体滑坡3处地质灾害应急除险项目;四是由县气象局购置更新智能气象业务平台,藏线支架(4屏),智能控制器,隐藏门,1机4屏和1机2屏专业工作站,数字分屏器,藏线会商摄像独脚支架等气象防灾减灾预报预警设施;五是由县应急局实施应急指挥中心与12个乡镇应急指挥联通项目;六是为12个乡镇每乡镇购置2万元防汛应急物资。目前,部分项目正在实施中。正宁县完成新修排水渠2665米,过路涵103米,跌水井1米,恢复拆除混凝土43米,拆除砼10.7米等防洪应急工程;采购汽油发电机、排水泵、电缆、雨衣、雨伞、雨鞋、头灯、铁锹、编织袋等防汛物资12类8638件;制作防汛安全知识宣传牌208面,受教育群众1.2万人(次)。
2、冬春生活困难救助补助资金3391万元(2019-2020年),截止2020年1月21日已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到人,累计救助52942户197691人。
3、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地质灾害)550万元,根据工作需求和实际情况已向财政部门申请结转2020年度使用。全市计划购置无人机飞行平台5套、生命探测仪3套,5G宽带智能终端80台、笔记本电脑5台、便携式打印机5台、大型多功能一体机2台、小型多功能一体机5台、应急灯22个、发电机2台、望远镜51台、防爆照相机1台;高精度GPS1台;凿岩机2台;拖车专用绳20根;车载应急包10个;应急救援专用服50套;户外防水防滑登山鞋100双;防水防潮垫50个;防护头盔100个;护目镜50副;防滑防磨手套100双;应急救援背心100个;工兵铲100个;大型抽水泵1辆;现场指挥防水大帐篷2顶。野外生存装备8套、望远镜4台、各类救援绳25套、20米个人安全绳5套、担架2套、手持喊话器5台。目前市县正在实施招标。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洪涝):2019年度全市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洪涝)下达45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438.20万元,除合水县完成80%项目实施任务外,其余防汛物资设备采购和应急维修项目均按照绩效目标完成任务,全市总体自评得分96.2分,其中:市直、正宁县、镇原县自评得分分别为100分,环县自评得分95分、合水县自评得分86分。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①数量指标:全市基本完成绩效目标确定的51类防汛物资采购、84台(套)应急设备采购、6项(处)应急维修工程和21项水旱监测预警设施或应急视频指挥系统升级改造项目。
②质量指标。完成物资采购、应急设备验收通过率100%,应急维修项目验收通过率100%。
③时效指标。洪涝灾害资金30天内下达到位率均为100%,防汛应急维修项目和防汛物资设备采购除合水县部分为完成外,其余全部按照时限完成。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①经济效益指标。防汛项目的实施,夯实了全县防汛设施基础,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了汛期间灾害生态环境;冬春补助资金的发放,有效降低了群众的经济损失,帮助受灾群众解决了面临的生活困难。
②社会效益指标。防汛项目的实施,减少了受灾群众人数,缓解了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经济压力,为灾害期间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条件,调动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冬春补助资金的发放,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了灾区社会秩序稳定。
③可持续影响指标。通过项目的有效实施,增强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了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的能力和水平,使受灾群众在最急迫、最需要的时候获得了救助,为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防汛项目建设获得了基层乡镇的高度评价,赢得了受灾群众的高度赞赏,通过对反馈建议和群众满意度调查,均为100%。
2、冬春生活困难救助补助资金:2019-2020年冬春期间因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3391万元,2019年12月24日下达,2020年1月21日已全部发放到户、到人,累计救助52942户197691人。各县区资金发放及时、程序规范、救助对象准确、标准合理、档案齐全, 全市各县区总体自评得分均为100分。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①数量指标:救助补助资金于2019年12月24日下达,截止2020年1月21日通过“一卡通”将3391万元救助资金已全部发放到户、到人,累计救助52942户197691人。
②质量指标。各县区资金发放及时、程序规范、救助对象准确、标准合理、档案齐全,冬春救灾资金严格按照标准发放资金下拨率、使用率均为100%。
③时效指标。省级下拨至县级15日之内,下达到位率为100%;县级收到资金后发放至救助对象28日之内,下达到位率为100%,未出现挤占、挪用、截留现象,全部按照时限完成。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①社会效益指标。帮助受灾群众克服冬春生活困难,妥善保障基本生活,年内未发生重大负面舆情和事件,灾区社会秩序持续保持稳定,切实保障了受灾困难群众冬春期间的基本生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防汛项目的实施,减少了受灾群众人数,缓解了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经济压力,为灾害期间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条件,调动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
②可持续影响指标。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分类救助”和原则和“资金来源、发放原则、补助对象、救助标准”四公开,严格执行“户报、村评、乡核、县批”和“两公示”程序,做到“手续完备、账款相符、专账管理、专人负责”四要求,加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使受灾群众在最急迫、最需要的时候获得了救助,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到位。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冬春补助资金的发放,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了灾区社会秩序稳定,获得了基层乡镇的高度评价,赢得了受灾群众的高度赞赏,通过对反馈建议和群众满意度调查,均为100%。
四、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措施
我市2019年度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格按照国家和省上关于资金适用范围和绩效考评的要求,及时督促市直及县区财政拨付落实资金,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实施,通过履行政府采购等程序,基本完成了实施任务。
1、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自然灾害救灾救助资金(洪涝)合水县只完成了80%,因部分项目涉及到多个相关部门,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实施。自然灾害救灾救助资金(地质灾害)于2019年12月27日下达,加之采购程序复杂,又遇疫情影响,资金暂未使用,已向财政部门申请结转至2020年度使用。
2、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措施:
由于机构新组建,各县区应急管理局对资金的使用用途、拨付程序及实施时间要求等还存在政策界限把握不严、资金使用时效不强、绩效评价目标不清等问题。通过本次绩效自评,今后我们将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县区解读中省自然灾害资金使用的规定,坚决禁止资金违规使用,加大资金下达拨付、项目采购和具体实施进度,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防灾减灾救灾效益。下一步,我市将按照资金用途,严格资金使用范围,督促县区加快资金使用进度,争取9月底前完成名项资金使用目标,并严格实行绩效管理。
五、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我市根据专项绩效评定指标对各项目量化评价,按项目实际支出和项目申报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分析自评得分98.53分,执行率为99.09%,所有项目均与批复下达相符。同时,计划在应急局门户网站将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六、绩效自评工作建议
建议加强资金统筹管理,完善救灾资金管理制度,加强救灾资金监管,增加防灾减灾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防灾减灾工作开展。
庆阳市应急管理局
2020年4月17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