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多措并举全力抓好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
为切实抓好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县节后特别是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县安委会印发通知,要求各乡镇和行业部门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强化监管,确保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一、锚定安全首位,筑牢复工复产根基
当前正值各类生产经营建设单位陆续复工复产,加之近期全省天气持续低温,影响安全生产的季节性、时段性因素持续增加,企业安全生产、属地政府和行业部门安全监管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务必保持高度警觉,充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坚决克服盲目乐观、松懈麻痹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领导,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将安全生产作为复工复产的前提和基础,统筹做好复工复产安全监管与指导服务工作,切实为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奠定基础,为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二、压实安全责任链,护航复工复产路
复工复产期间,历来是安全生产风险集中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研判节后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紧盯人员变动、设备工艺、寒潮天气、赶工期抢进度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严格落实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全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
(一)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指导企业周密制定切实可行的复工复产方案,认真开展“开工第一课讲安全”活动,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开展警示教育、签订责任书、公开承诺等方式,绷紧安全生产之弦。复工复产前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紧盯“三违”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发现问题隐患立即整改,严禁设备“带病”、人员违章违规复工复产。
(二)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部门及时发布复工复产警示提醒、制定验收工作计划,明确验收标准、规范验收程序,严格落实“相关证照不齐全不复产、安全条件不具备不复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复产”要求,切实做到成熟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复产一个。对验收不合格的下达限期整改指令,并加强监督检查;对未经安全验收、隐患不消除而擅自复工复产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
(三)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问责问效机制,对复工复产方案不落实而提出申请或工作不负责任、验收不严走过场、检查不深入细致导致事故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同时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在复工复产验收和现场监督检查期间,及时帮助企业排忧解困。
三、地毯式排查隐患,全方位护航复工复产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突出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聚焦检维修、特种作业等重点环节,聚焦人员密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重点场所部位,从严从实从细指导企业抓好复工复产安全检查。对停用的机械设备、电气线路、高危工艺、安全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全面系统检查,确保隐患早发现早整治。
危险化学品领域对节日停用的所有生产储存工艺设备、设施、电气、仪表、地埋管道等全面排查。非煤矿山领域做好全面“体检”,严格检维修、特殊环节作业安全管理,全面排查系统和设备带病运行等重大事故隐患。道路交通领域针对春节后人员出行高峰和低温雨雪天气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持续加强重点路段隐患排查整治和路面秩序管控。消防领域持续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酒店民宿、歌舞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小餐饮、小门店、老旧商住混合体等易发火灾点加大排查力度。建筑施工领域对起重机械、升降机和基坑、脚手架等重点设备、点位的支护、支撑、锚固、紧固情况加强检查。工贸领域重点对春节期间停用设备设施加强安全检查,严格落实有限空间、动火等特种作业审批制度,强化高温熔融金属、煤气、粉尘等风险较大环节安全管控。特种设备领域对春节期间停用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加强安全检查,安全检验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文化旅游领域对人员密集、高空项目、滑雪、涉水等重点旅游场所加强安全检查,扎实做好人流监测、风险提示和重点设施设备安全检查。住建(城管)部门针对户外广告牌、高空装饰物、舞台、桁架等临时构筑物安全,开展检查指导。电力、燃气、教育、农业、林业等其他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结合行业特点,加强本行业领域节后复工复产前的安全检查,切实将各类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强化安全培训矩阵,激活复工复产动能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抓实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等各项工作。特别是对新录入、调整岗位、第三方劳务派遣人员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对关键岗位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时补充,应持证上岗或需外聘作业的,查验作业资质、做好风险交底和现场管理。根据复工复产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和危害特点,制定针对性应急处置方案,落实应急物资准备,加强员工应急救援培训,强化应急救援响应。同时,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针对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全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