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庆阳市“四强化四到位”推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庆阳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3-12-20 15:36:34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庆阳市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应急管理工作新部署新要求,围绕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压实安全责任,严格监管执法,狠抓风险管控,深度系统治理,夯实基层基础,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及时有效。

一、强化部署,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23次(市委常委会6次、市政府常务会17次)研究应急管理工作,解决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3次对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安全、重大项目施工安全、防汛安全等工作进行现场检查和调研调度,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对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检查,保证了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有效落实。市安委会5次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分析通报安全生产形势,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市安委办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对安全生产风险形势进行研判分析,形成《全市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研判报告》,为做好风险防范应对提供参考。市防办先后组织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座谈交流会,对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市政府印发《市级新兴空白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清单(2023年版)》和《市级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清单(2023年版)》,对23个空白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清单式明责”、对17类95户市级行业监管企业“清单式定责”,推动行业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责任落实。

二、强化检查,确保隐患整治到位

紧盯涉及“路、建、矿、危、众、火、特、新”等重点领域,综合运用企业自查、专家帮查、在线监测、现场督查、执法检查等手段,扎实排查隐患问题,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认真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全市累计排查隐患9685条,整改9520条,整改率98.3%,排查整改重大隐患86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全市共派出市级层面督导组84个,县级层面督导检查组257个,组织31名专家参与检查,检查企业1921家,排查整改隐患3019条。加强城镇燃气安全事故防范,检查燃气使用单位(居民)11527家(户),排查安全隐患2288条,关闭非法无证经营点1处,取缔关闭液化气代销点1家,组织148名从业人员参加燃气安全专题培训。强化煤矿、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辖区内4座煤矿全部完成“电子封条”建设,4次组织煤矿专家开展全覆盖式安全“体检”,共检查发现隐患问题116条,对3起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督促15家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部完成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督促13户重大危险源企业、2户油气储存企业自查发现整改隐患249条,督促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自查发现整改隐患37条。严格开展执法检查,1-11月份,全市应急管理系统监督检查企业2668户次,发现整改隐患问题8125条,责令停产停业企业4户,立案处罚111起,罚款703.5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监督检查企业数上升14.6%,立案数上升24.7%,罚款数上升28%。

三、强化防范,确保风险管控到位

一是加强机制建设。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出台《庆阳市强降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厘清各环节处置要点、责任单位和应对措施,实现了强降雨防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制定《庆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急处置工作手册(试行)》,建立了行业主管部门“专业防、兼顾救”,应急管理部门“综合防、主导救”的工作格局,有力保障了多次强降水过程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强化监测预警。各级气象、应急、水务、林草等部门滚动会商研判,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全天候掌握灾情信息,及时发布预警预报,组织指导群众科学防灾,及时准确上报灾情。今年以来,共发布《应急预警信息》40期,《气象信息专报》245期、专题专报316期、预警信号1377期、《雨情快报》795期,地质灾害风险预警41期,做到了预警到村到户到人。三是排查灾害隐患。针对重点区域、隐患点段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林草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水旱灾害等方面风险隐患,共派出工作组229次591人次,排查风险隐患点1426处。编制印发《庆阳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实施方案》,推动6县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18户789人,完成2023年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采集5752条。四是加大防火管控。全面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在主要路口、路段增岗设卡,利用218个防火码、283个语音提示监控系统和34个林火视频监控,实时监测预警,扫码登记7828人次、车辆443辆次,切实将火源堵在山下林外。

四、强化机制,确保基础保障到位

一是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明确6个方面、17项具体任务措施,市应急局印发《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指导手册》,推动乡镇(街道)实现“七有”、村(社区)实现“五有”基本目标。坚持把“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作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有效抓手,今年共培训236期,累计培训1.7万人。二是推进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构建“6+N”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即应急救援力量涵盖综合、专业、企业、基层、社会、专家6个层面,建成若干支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推动建立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骨干、企业专业救援队伍和专家队伍为支撑、基层救援队伍为基础、民兵预备役力量为辅助、社会救援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不断提升全区域应急救援能力。三是构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出“1+64+10”预案体系建设总体框架(即编制市级总体应急预案1个、市级专项应急预案64个,市级保障预案10个)。制定印发《庆阳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全面规范细化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编写预案简明手册和行动方案300余册,推广应用“预案微信小程序”,确保预案参与人员随时随地查预案、用预案。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开创全媒体、立体化、多角度、全覆盖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实现上下贯通市、县、乡、村“四级”、横联“两委四部”成员单位、延伸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宣传教育阵地,全市开通应急微信公众号9个,建立安全宣传微信群1666个。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工作实行“两个纳入”,即被市委宣传部纳入《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全市《宣传工作要点》内容,并组织实施。建立全国典型生产安全事故周提示、自然灾害风险预警月提醒、市内生产安全事故“一事故一警示”制度。加强“三项岗位人员”培训考核,今年以来,组织考核15467人(次),发证1306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