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怎么做?《工作要点》来了
日前,庆阳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印发《庆阳市2023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要点》,明确指出,2023年,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高效扑救、安全第一”工作方针,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预防森林草原火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草原资源安全,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平安庆阳建设。
《工作要点》提出四项工作安排:
一、强化思想认识,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扛实工作责任。注重在乡村振兴、森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体推进防灭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提升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水平的实施意见》,市森防指各成员单位和县区森防指要严格按照《庆阳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工作规则》,全面落实“林长制”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切实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协调联动,健全完善“防”与“救”责任链条。
完善工作机制。围绕“五个纵深拓展”目标,按照省森防指统一要求制定符合我市实际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四级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机制。大力推动实战化运行、监督管理、执法检查、火灾调查、预警响应、协调联动、奖惩机制等制度建设。各县区森防指要强化职责分工,细化任务,明确各自责任清单,严格实施考核巡查、警示提醒、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措施。
加强督促考评。充分发挥各县区森防指牵头抓总和组织、协调、指导、督促作用,强化协作配合、联合开展检查,把规范执法行动贯穿于整个防灭火日常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靶标治理,分级、分重点和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辖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做到即查即改、立行立改,严厉打击森林草原火灾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强化对各责任单位年度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督导和检查考核,探索建立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将火灾是否及时发现、火情是否及时报告、问责是否及时到位、24小时扑灭率和火案查处率等作为考核评价主要指标,通过以考促改、以评促进,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抓实抓细抓到位。
二、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狠抓源头防控。加强源头治理管控,推动防火网格化管理,常态化组织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分层、分级组织开展重要区域深度清理“攻坚战”,实行“一目标一台账”,落实隐患清单销号制。持续做好林牧区输配电设施设备火灾隐患的“销号”整改和“闭环”管理工作。加强农村、农业、农事用火等源头管控,严格执行野外用火申报、审批、监烧制度,对重点人员落实专人监护,加强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火源管理力度,严厉查处违规用火行为。拓展乡镇基层工作,积极组织参加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试点现场会,进一步厘清乡镇(村社)、林草生产经营单位和专业消防队的防灭火责任,规范乡镇(村社)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标准流程。
强化研判会商。完善风险研判、滚动会商、预警发布机制。加强林情监测、气象预报、火险预警报警,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强化灾害预警监测体系建设。高火险期,应急、林草、气象等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和火险变化趋势,加强短临研判和预警速报,及时向高火险地区发出火险形势预测提示,遇有四级以上火险天气时,按照本级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迅速调配灭火力量,随时应对火情。不断完善森林草原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对火情(火源)监测和烟火智能预警,对防火重点区域全天候实时监控。充分利用护林员、巡逻队、瞭望塔等传统监测手段,切实发挥地面人员、设施作用。
开展排查整治。深入开展重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排查林牧区及其周边城镇、乡村、居民点,风景名胜区、重要目标,林区输配电、通信等设施,突出子午岭林区、林农林草结合部、森林公园等重要区域,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及时通报情况,建立隐患台账及责任清单,实行销号整治,对重大隐患整改实行挂牌督办。工信、民政、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及石化、电力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落实本行业领域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责任。
增强防火宣传。着力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科普宣传,创新宣传形式手段,持续深化开展大声势、高密度、有实效的“五进”宣传教育活动,适时组织宣传月、宣传周和常态警示教育活动,积极推广“互联网+”消防安全教育,重点加强对进入林牧区生产作业人员的班前教育,对零散入山人员的劝阻说服教育,对外来旅游人员的防火规定教育,对林缘区住户的登门教育,对中小学生的防火常识教育,对重点人群的监护人责任教育;对违规用火和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予以曝光。大力倡导文明祭祀,将森林草原防灭火纳入村规民约,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知晓率。
三、强化专业培训,提升指挥实战技能
加强培训演练。组织做好国家森防指对省市级指挥员开展集中轮训和“大讲堂”和“教官团”送教到基层培训工作。强化安全扑救培训,突出安全专项训练,全面提升扑火人员火场避险、战地施救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组织参加年内举办两期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业务培训班。健全军地协调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兵实装演练。
强化组织指挥。按照《庆阳市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规范扑救重较大森林草原火灾现场指挥处置流程,明确森防指成员单位职责,分级响应、分级应对,完善扑火队伍与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部门及社会救援力量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全过程安全指导,较大敏感火灾提级应对、主动介入,第一时间转移受威胁群众,采取优势力量保障重点目标,确保“不亡人、少损失”,坚决杜绝群死群伤。
规范处置程序。发挥地方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力量的专业优势,进入防火期,要及早落实扑救力量、装备物资和组织指挥向高火险区、重点林区“三靠前”,确保灭火救援工作科学安全高效运转,按照“一线快速投入二线快速到位、三线快速增援”的要求,配合构建省内24小时、省际48小时快速物流网,提升前置区域急需装备投送能力。建立火灾复盘机制,深入剖析、举一反三,在实战中优化、在优化中实战,把经验教训转化为动能。
四、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加强预案建设。一是依据《庆阳市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督促各县区、乡镇完善《森林草原火灾应急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预案简明手册》等应急预案资料,按照火灾发生等级和任务区分,进行力量编成,明确参战各方在火场的任务计划、责任义务、灭火流程等关键要素。二是完善灭火作战应对机制和力量编程,依据国家《扑救森林草原火灾现场指挥机制》和《庆阳市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力量编程,集聚北三县、子午岭林区、西峰城区方向灭火力量、器材装备和管护重点,规范和明确参战各方在火场的责任义务,细化不同力量、不同领域、不同时机、不同层级指挥权限关系。三是完善预案演练贴近实战机制,指导县(区)开展扑火队伍训练演练,突出重点国有林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重点方向,化工园区、加油站、液化气站等重点目标,落实力量、物资、装备“三靠前”。
加强装备建设。一是按照“一主一副、一专多能”的建队思路,继续做好5个重点火险县的消防专业队配备工作;完成庆阳森林草原灭火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二是加强新特装备应用,重点加强新特、轻便、大型、智能装备配备,大力发展以水灭火装备,推广大功率水泵,集水取水系统应用。三是健全扑火队员个人安全防护装备仓储、使用、更换与维护保养制度,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物资储备库建设和管理,指导完善物资储备保障机制。
推进防灭火网格化管理。全面落实林长制,持续推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四定”“五包”“九抓”网格化管控措施,(“四定”:即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定奖罚;“五包”:即市包县区、县区包乡镇、乡镇包村组、村组包护林员、护林员包管区;“九抓”:即抓安排部署、抓责任落实、抓火源管控、抓隐患排查、抓宣传教育、抓应急准备、抓督查整改、抓案件查处、抓重要节点),确保全市不发生森林草原火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