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庆阳应急管理亮点工作综述
2022年,庆阳市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落实国务院安委会“15条硬措施”为主线,突出抓机制创新、抓制度建设、抓监督检查,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四项指标”同比全部下降,未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防范及时有效,未发生人员伤亡。工作中呈现出一些亮点和典型:
一、市委市政府高频次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大问题。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29次研究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15条硬措施、“四个责任”体系建设、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咨询专家组建设、矿山救护机构建设、典型事故调查处理等重大事项,解决重大安全问题,提供充分经费支持,推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创新构建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四个责任”落实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明权赋责责任、安委会办公室的协调督办责任、行业监管部门的“三个必须”监管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隐患自查主体责任,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并落实员工、岗位、班组、车间、公司逐级检查和逐级报告等制度,健全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的管理体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体系。
三、梳理建立新兴空白行业监管清单和市县监管企业清单。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市级新兴空白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清单(第一批)》和《市级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清单(第一批)》,明确11个类别新兴空白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清单和市级111户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清单,县区分别明确了本级监管企业清单,解决了行业监管职责交叉、新兴行业领域无监管主体等问题。
四、全面完成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市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出台“三定”规定,完成人员转隶。全市应急管执法力量增幅34%,实现了 “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改革要求。
五、聘请专家组建“庆阳市煤矿和危化品安全生产咨询专家组”。聘请省内20名知名煤矿和危化专家组建“庆阳市煤矿安全生产咨询专家组”和“庆阳市危化品安全生产咨询专家组”,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做好专家咨询保障。建立“专家查隐患、部门促整改”隐患排查机制,按季度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服务和“师带徒”培训,安全监管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六、多轮次全覆盖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坚持实行领导带队检查制度,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以上率下,推动落实。配合省安委会安全生产驻点包抓和“四不两直”诊断式督导检查,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市安委会部署从8月至12月,对所有行业领域开展“多轮次、全覆盖” 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明确市县两级行业监管部门分别对直接监管的所有企业单位,每月开展1轮次全覆盖督导检查,12月底前完成5轮次督导检查;对下一级监管的企业单位,每月按20%的覆盖面抽查1次,到12月底前完成5轮次抽查,抽查覆盖面达到100%。督导检查期间,各级成立检查组551个,排查整治各类隐患10913项,是应急管理机构成立以来排查整治隐患最多的一年。
七、创新建立涉灾涉险群众紧急转移避险机制。认真组织学习《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通过桌面复盘推演、组织“六查六看”、开展暴洪灾害省市联合应急演练,查补短板弱项,“清单式”梳理落实防汛减灾任务。明确乡、村、组包抓责任人,建立并落实“三台账一手册”(涉险区域台账、涉险住户台账、避险责任人台账和预警信息员手册),逐一明确预警信号传递、避险转移路线、临时安置地点和具体责任人员,在汛期涉险群众紧急转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保证了暴洪灾害“零伤亡”。
八、成功应对“7·15”特大暴洪灾害,实现大灾之下“零伤亡”。面对百年不遇的7·15特大暴洪灾害,第一时间预警调度,紧急出动抢险力量3000余人,避险转移群众4312人,发放救灾物资14万件,保障了798个行政村12.8万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未发生人员伤亡,受到省委省政府多次表扬。
九、建立冬季道路扫雪除冰联动协作机制。针对冬季道路积雪结冰影响群众安全出行、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实际,市委市政府准确决策,市安委会制定印发《庆阳市冬季道路扫雪除冰保安全工作方案》,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建立了研判预警、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区域联动、高地联动、路警联动的协作机制,最大限度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最大限度提供通行便利,为群众冬季出行创造良好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十、组建成立“庆阳市矿山救护大队”,所有乡镇全部设立“消防工作站”。整合全市现有矿山救护队伍,组建了“庆阳市矿山救护大队”,形成了全市统一的煤矿救护力量;全市122个乡镇(街道)全部挂牌组建消防工作站,确定专兼职工作人员530余人,配备独立办公场所,应急救援队伍体系进一步完善。
十一、多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市委市政府将安全生产相关培训纳入党政机关学习内容和各级党校培训计划,市委主要领导两次对市县领导干部进行安全防范辅导培训,着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风险防范应对能力。市应急局举办“庆阳应急讲堂”,分18个专题,通过“备自己的课”和“听别人的课”,提升应急管理干部综合业务水平。建成2个省级安全生产实操培训考试基地,在3个县增设安全生产理论考试点,极大方便群众培训考试。
十二、修订完善多项应急管理制度。把“形成制度成果”作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市上制定修订了《庆阳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庆阳市燃气管理条例》《庆阳市物业管理条例》《庆阳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法规文件;市安委会制定完善了安全生产警示、约谈、黑名单、责任追究、交叉检查等12项制度;结合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改革,市应急局制定了综合行政执法、法制审核、行刑衔接、记录、公示等16项应急管理执法制度,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