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应急局加强信息化助推应急管理工作
庆阳市应急管理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坚持把信息化与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一体规划、同步推进,有力支撑了安全监管能力、监测预警能力、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的提升,以信息化助推应急管理工作。
强化科技兴安,提升本质安全体系建设。高危行业领域推广5G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煤矿企业积极推进监管系统“智能化”,以省应急厅确定的核桃峪煤矿、新庄煤矿为全省矿山智能化改造试点为契机,扎实推进智能化建设改造工作,全面推进“四化”建设,加大井下掘进、通风、排水、瓦斯抽采、矿压等系统的智能化改造力度,实现智能化采煤、智能化掘进和井下减人提效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电子封条”建设,辖区内4座煤矿全部联网接入全国矿山“电子封条”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在线监管“全覆盖”。油气开采企业不断完善“智能调控、智能站库、智能井场”三维立体的智能化应用,开展无人值守站建设、场站自动化升级改造。危险化学品企业加快精准智能信息化系统建设,对全市187户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红、橙、黄、蓝”4色由高到低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分类标识,动态监管;对29户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完成自动化改造;对15户危险化学品企业的33处重大危险源接入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作业环节风险动态监测预警和分级管控;对2户大型油气储存企业配齐了气体检测、紧急切断、视频监控、雷电预警四个系统,实现对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智能识别和自动预警。
推广“智慧应急”,提升指挥调度体系建设。按照应急部和省应急厅安排部署,加快应用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步伐,相继推广应用了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应急指挥信息网、应急资源管理平台、“互联网+执法”系统、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370M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以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带动应急管理工作现代化。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积极运用雷达云图等专业化手段预警调度,建立了涉灾涉险群众紧急转移避险机制并落实“四台账一手册”,排查管控各类危险区和涉险点位;用“兰图绘”软件制作完成了《庆阳市抗震救灾应急指挥联络图》,全面录入了全市救援力量的分布、人数,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路线,应急救灾物资和抢险救援装备的种类数量等,可通过移动网络终端进入《联络图》电子图层查询各类抗灾救灾资源能力联络信息。加强有线、无线、互联网、卫星等的传输方式和通信技术深度融合,利用卫星电话、微信、“钉钉”等平台,破解应急指挥“最后一公里”(到村、隐患点、灾害点)的难题,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第一时间会商决策,第一时间提出科学处置方案,为抗震救灾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便利。
瞄准实战要求,提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成全市纵向扩展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视频指挥调度,横向延伸重点部门视频会商和业务系统资源共享的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多层级多部门多领域间的“有急能应、有急必应”的应急指调度体系。推进现场应急救援“一键通”,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分灾种、模块化制定突发事件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自然灾害救助、防汛抗洪、危险化学品、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储运生产安全事故等应急预案简明手册,实现现场救援“一键指挥”“一册响应”“一体行动”。打造应急物资“一张图”,加强对全市10个应急物资储备库271类16.8万件抢险救灾物资统筹管理,推广应用应急资源管理平台和智慧仓库,实现应急资源“一图汇聚”“一图共享”“一图调度”。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整合212名应急专家队伍、750人的专业救援队伍、1500人的防汛抢险队伍及122个乡镇(街道)的志愿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市直单位“3+2”、县区“6+2”应急联络通道,推动构建应急联动体系,实现事故灾害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救援、第一时间处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