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打击森林草原违法用火行为专项行动深入开展
庆阳市将推进打击森林草原违法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与做好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宣传教育、巡护管控、布点设防、督导检查等重点任务,打出防范化解森林火灾风险隐患系列“组合拳”。
一、加强宣传教育,倡导主动防火。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传体系,突出普法宣传,注重常识普及,倡导文明祭祀,开展警示教育,切实增强群众用火防火意识。一是抓日常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两微一端”等媒体,全覆盖、高频次播发倡议书、防灭火常识、动漫宣传片等2万多条,印制张贴防灭火宣传彩页、禁火令、通告等6.2万份,全面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二是抓节点宣传。各县区、各乡镇和林管分局重点围绕“寒衣节”,出动宣传车辆294辆次、3000多人次,悬挂标语、禁火旗等7000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发送预警短信13万多条,引导群众文明祭祀,严防火灾发生。三是抓警示教育。组织护林防火人员深入村组农户,集中宣传《森林法》《防火条例》《封山禁牧条例》等法律法规,广泛发放森林草原防火“十不准”“六不烧”“六个严禁”等宣传资料3.2万份,重点公开曝光火灾案例和肇事人员处理情况,教育警示广大群众遵章守法,科学规范用火。
二、加强管控巡护,严防意外失火。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划定防火区域,靠实各方责任,落实管控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火灾发生。一是抓责任落实。按照“三包”(林管分局包林场、林场包管护站、护林员包管区)“四定”(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定奖罚)“五负责”(小孩失火家长负责、村民失火村长负责、学生失火校长负责、职工失火单位负责、痴呆聋哑人员失火监护人负责)要求,将责任层层分解到人头、山头、坟头,全市签订各类责任书13万份。二是抓管控巡护。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充实调整护林员、防火员367人,综合利用地面巡护、高空瞭望、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等形式全天候巡护,子午岭重点林区无人机巡航12小时,遣送智障人员85人次,发现处置隐患336处。三是抓林区管理。严格执行入山登记和防火码扫描管理制度,严禁带火入山,主要路口路段增岗设卡246处,累计扫描防火码1569人次,检查各类机动车辆562辆次,盘查人员3500人次,收缴火种356件,开展大规模清山活动38次。四是抓隐患整治。清理林区路边杂草460 多公里,清理1100多座林区坟墓周边可燃物,安全处理作物秸秆6.8万余亩,全力消除火灾隐患。
三、加强检查督查,严惩违规用火。紧盯农事、祭祀、生产、野外用火等违法用火行为,市县两级应急、公安、林草、自然资源等部门,深入县乡村组和基层林场开展执法检查和督导检查,严厉打击整治违法用火行为。应急部门结合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出动车辆42台次、执法人员168人(次),深入乡镇村组、石油井场,检查各类违规用火行为,发现整改隐患200多条。公安部门结合“陇风2020”“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出动警车138台次、警力300多人次,深入林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进出林区车辆138台、人员310人,林区无火警、火案发生。林草(自然资源)部门严格执行生产用火审批制度,出动督查组35个,检查林场和生产经营单位58家次,夜间突击巡查焚烧秸秆等农事违法用火行为,发现整改隐患11条。市森防指办公室针对“寒衣节”高危节点,提前与气象部门联系沟通,及时发布火险信息,督促各县区、各部门因险设防、因险施策。组织应急、公安、林草、自然资源等部门成立4个工作组,对8个县(区)进行督查指导,严格落实管控责任,深入一线严防死守,消除安全隐患,“寒衣节”期间全市未发生较大森林草原火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